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企业简介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经典案例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道路交通标志杆
交通标识标牌
地下停车场设施
交通标牌材料
交通标牌设备
城市路名牌
高速反光柱帽
玻璃钢里程碑、百米桩

公司名称:河南佳通实业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18637199881 杜经理

商务微信:18637199881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

 
新闻资讯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2050年 青海乡村振兴首个五年规划出炉◇
编辑时间:2021/4/8 点击次数: 862 次
1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了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宋常青就青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做了简要介绍。

  据介绍,《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科学研判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农村演变态势,绘就好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阶段(2018-2022年)宏伟蓝图,确保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全省乡村全面振兴

  据介绍,《规划》针对全省乡村形态格局多样性分化趋势,充分考虑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乡村差异,确定了示范引领、融入城镇、特色保护、集聚提升、稳定发展、搬迁撤并等六类发展形态,不同的发展模式,做到精准施策,差别对待。在《规划》的第三章中就提出,要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并从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发展布局等角度提出了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的要求,对全省村庄设计了不同的振兴路径,提出了不同的重点任务。

  《规划》还提出,我省将打造形成“生产强产业美、生态优环境美、生活好家园美”的乡村振兴青海样板。到2022年,全省10%的村庄基本实现农牧业农牧区现代化;到2035年,全省60%的村庄基本实现农牧业农牧区现代化;到2050年,全省乡村全面振兴,农牧业强、农牧区美、农牧民富全面实现。

  据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孙应祥介绍,现目前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在2018年,我省出台《青海省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成立了冷水鱼、优质农产品、牦牛产业联盟。同时,推进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最美乡村12个、美丽田园3个,全国及省级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35家。

  4大工程

  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按照《规划》,我省农牧区要围绕“产业兴旺”,以加快高原特色农牧业现代化为重点,要夯实农牧业生产能力基础、加快农牧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特色兴农4大工程。同时,要推进农牧区产业融合发展,着眼构建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绿色产业体系,强调推动农牧区产业深度融合、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据孙应祥介绍,现目前我省农业产业效益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我省粮食、油料总产稳定在100万吨、30万吨以上,肉类总产达到45.2万吨,奶类总产46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1.7万吨。此外,基础设施不断筑牢,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建设里程6781公里,贫困村道路通畅率达到100%。农牧区群众安全饮水提升工程更是惠及47.2万农牧民群众。孙应祥告诉记者,2019年,省农业农村厅将根据《规划》积极创新乡村振兴特色亮点,努力推动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突破。

  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

  宋常青表示,《规划》中围绕“生态宜居”提出,要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健全乡村生态文明制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任务,重点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2018年我省出台《农牧区垃圾专项治理五年行动工作方案》,使我省绿色发展理念得到践行。”孙应祥说,我省目前已完成了500个村庄环境综合治理、300个美丽乡村建设,在36个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在5个县探索固体废弃物收集加工处理利用一体化模式,在2202个规模养殖场装设了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同时,推进农牧区户用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覆盖。并且,农牧区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筑牢,贫困地区光纤网络村村通工程更是让我省贫困村有线覆盖率达到98%,无线覆盖率达到90%。

  创造民生幸福新生活

  在《规划》中,围绕“生活富裕”以及乡村振兴“人、地、钱”等要素,提出了要加强围绕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牧区民生短板,提高农牧区美好生活保障水平。在“人”的方面,既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又提出了构建乡村振兴人才机制等政策;在“地”方面,提出了深化农牧区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牧区新增用地保障、盘活农牧区存量建设用地等具体措施;在“钱”方面,提出了坚持财政优先保障、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牧业农牧区比例、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牧区、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等具体政策措施。

  近年来,我省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外出务工经商、增加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等多种途径,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同时,完善农牧业补贴制度,提高了农牧业补贴效能。同时,建立农牧业农牧区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机制。

  在此基础上,农牧区社会事业短板不断补齐,鼓励农牧民持续参保,加快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贯彻落实城乡低保提标工作相关政策措施,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孙应祥还告诉记者,2018年全年,全省累计投入资金114亿元,完成了5.2万户、20万人的搬迁任务,改造危旧房6万户。并且,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全省近90万名学生从中受益。

  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乡风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规划》也围绕“乡风文明”,提出了以“新青海精神”为引领,坚持“塑形”与“铸魂”并举,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结合新时代要求,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提振农牧民精气神、孕育农牧区好风尚,筑牢乡村振兴文化根脉和根基,焕发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发展的乡风文明新气象。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民风评议会不断强化文明乡风的建设。

  据孙应祥介绍,我省目前已实施完成540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并通过开展最美家庭、创建“五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等评选活动,有力提升了群众精神文明素养。

  2019年,我省将积极创新乡村振兴特色亮点,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强化产业兴旺,夯实生态建设,培育文明乡风,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努力推动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突破。(时报记者 陈钰月)


上一篇:西宁市凤凰山路新建道路工程部份建成试通车 下一篇: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纪念国际护士节
 
版权所有:河南佳通实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杜经理  销售热线:18637199881 QQ:2212755650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
业务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